料往里面堆,拿寒光凛冽的长针刺穿已经隐约腐烂的皮肤,不知道在观察些什么。
已经渐渐从巨大悲痛中醒来的郁蓝却没有像她的脾气一样完全冷静,她依然对陈折戟可以复活这件事抱有希望,所以每天春茗老人奴役她,斥责她,挑剔做作,无事生非,时好时坏,她都依然可以忍耐,不回嘴一句。若是从前认识她的人看到这一幕,恐怕早就惊讶得下巴都掉下来了。
其实郁蓝不是完全弱势,春茗老人有一个弱点,那就是太在意口腹之欲。也可能一个人在这里自给自足,早就厌倦了那单调的菜色,郁蓝做出来的东西总能让他胃口大开、心情舒爽。吃过饭的那段时间,是春茗老人心情最好的时候。郁蓝偶尔有事请教他,只要拿出一些新鲜菜式来诱惑,几乎是百发百中,必能得到答案。
郁蓝没有问过这里是哪儿,也没有问春茗老人的来历。她知道春茗老人不会回答,她现在也并不特别关心,她只想让某个人赶快和约定里那样活过来,再次活生生地站在她面前。
这一天,早上醒来照例去看了看双目紧闭的陈折戟,对牛弹琴地和他说了一堆的话,郁蓝现在基本把这人当成植物人,并不认为他已经死去,总觉得自己有一天能唤醒他。聊完以后她便出去找食材。之前她精神没恢复的时候都是春茗老人弄来的食材,整头的野猪、山鸡,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却能保证无毒的野菜。
这嘴馋的老人似乎完全是凭着一股直觉在挑食材,但虽然不会吃死人,大多味道却没那么好,郁蓝身体好些,便跟他学了辨认的功夫,开始全权负责食物的采购。
山中有野兽,猛虎的吼声从远处隐约传来,在山崖上震荡。但老人居住的地方却几乎没什么大型食肉动物出没,不远处还有个不大的淡水湖。郁蓝深觉春茗老人挑选地理之优越的同时,也觉得非常奇怪,好像那些食肉动物十分忌讳这里,食草动物却优哉游哉,并不害怕。
郁蓝今天准备做的是鱼,昨日刚对春茗老人承诺过的。这里资源丰富,不仅那条淡水湖里有不少鱼,扒开有些深深的草丛,从浅浅的水潭里也可以找到相当肥美的鱼。她连钓竿都用不着,只需要制作一把粗糙尖锐的叉子,带上一只网子,就可以满载而归。
昨天打的山鸡还有两只,屋子后面开辟的菜田里青菜正是鲜嫩的时候,郁蓝算了算,回去的路上在一些腐烂的树根上摘了些蘑菇,准备回去熬个汤。这样今天的菜就差不多了。
带着食材回到小院。春茗老人不知跑哪儿去了,郁蓝知道知道做饭味道传出去,那老人一定会自动出现,所以并不急着找他,洗洗手便进了厨房。
厨房还算整洁,熏黑的灶台上油污不太重,椽子上吊着干辣椒和熏肉,墙上的钉子挂着长弓和箭筒,还有一幅灶王爷的画像。一张狭长的粗木桌子上摆着许多碗和筷子。也不知道这老人一个人生活为什么要准备这么多的器皿。
她坐在矮凳在地上杀鸡、褪毛,鱼刮了鳞,菜择好,一切准备就绪才开始做饭。这所厨房看似简陋,但材料之充足实在让人叹为观止,而且它有三个灶火,据老人所说,这三者分工明确,一个做荤食、一个做素食、一个熬汤。郁蓝采取了新的分工,分别是旺火、中火、小火,在她看来,保持火候才是做出优质菜肴的重点。
郁蓝先要做的是小鸡炖蘑菇。首先将较小的山鸡切块,用开水内烫去血污和腥膻气味放入手边洗净的陶罐内,加上葱粉、姜末,一点点茴香桂皮和料酒,放进蘑菇,放水加盖直接放在旺火上烹制。
等煮沸的期间也她没有闲着,开始动手做煎鱼。等锅热了少许油下锅后,放下两片生姜防止粘锅脱皮,用小火轻煎,大约十分钟后,瞧着外皮差不多定型才翻面,鱼肉煎熟的香味渐渐冒了出来,中间鲜美的汁水依然保留着,金黄的色泽光是看着就让人口水止不住地流。
煎鱼做得很快,出锅的时候小鸡炖蘑菇才差不多沸腾,她用勺子撇去泡沫,将陶罐移到小火,细火慢炖,佐料渗透鸡肉,酥烂诱人的香味从中慢慢飘出来。
春茗老师虽然口味清淡,但遇到辣却也会特别兴奋,只是碍于身体现状实在无法多吃。所以除了煎鱼、小鸡炖蘑菇和炒青菜,她还额外做了一道大盘鸡。这边没有土豆,但郁蓝在林子里发现了一种茄子状的绿色果实,也属于淀粉类,她用来做过几次,感觉可以代替土豆,甚至那味道比土豆还有种别样的脆感和清新。
大盘鸡做起来也不算费事,案板上放着一堆青红辣椒、葱姜蒜、花椒、甚至朝天椒,光看着郁蓝就觉得胃口大开了,她极其嗜辣,干嚼辣椒都觉得喜欢。这道菜第一道工序就是炸透花椒,正在此时,春茗老人被香味勾着鼻子来了。